職業不迷茫! 重慶能源職業學院為4000余名新生開啟生涯“導航”
在大學課堂,“搶前排座位”雖不罕見,但若這堂課并非專業課而是大一新生的生涯規劃課,便格外引人注目。近日,重慶能源職業學院推出的《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》課程,憑借游戲化教學模式、“雙軌并進”導師機制及精細化評估體系,成為學生熱議焦點,更為職教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新的觀察視角。
【一堂“破常規”的生涯啟蒙課】
“同學們是否思考過未來職業方向?”“如何看待所學專業?”“如何發掘自身職業潛能?”……在博學樓教室,企業職業指導員拋出連串問題后,臺下2025級護理專業百余名新生或凝神思考,或熱烈討論,課堂氛圍儼然一場研討會。

課堂現場
“入學即遇這樣的規劃課,讓我從‘走一步看一步’的迷茫中迅速找到方向。”課后接受采訪時,2025級護理專業李司宇仍難掩興奮,“課程包含小組PK、模擬面試、職場角色扮演,還有價值觀拍賣、霍蘭德興趣島等游戲環節——沒想到課還能這樣上!我們不是在被動聽講,而是‘玩中學、做中學’。”
記者現場觀察發現,該課程打破傳統單向灌輸模式,大量采用游戲式、項目制學習。學生在游戲中完成自我剖析、團隊協作、決策分析等任務,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職業場景所需的綜合能力。

學生課堂討論
【“雙軌導師”機制:全鏈條賦能成長】
據介紹,本次《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》課程覆蓋全校32個班級4000余名新生,學年全程開設,每班完成16次系統課程。課程創新采用“雙軌并進”導師機制:13名來自多行業的資深職業規劃師、企業培訓師作為主導師,帶來專業生涯指導經驗、系統規劃方法及真實行業洞察;校內骨干教師作為輔助導師,保障課程個性化與延續性。二者協同構建起既接軌市場又扎根校園的導師團隊。
“課程以學生需求為核心,聚焦職業通用能力提升。”導師郭銳介紹,課程設置“生涯規劃”與“就業指導”兩大板塊。前者通過“知覺與承諾、探索、決策、行動、再評估/成長”五大環節層層推進;后者聚焦簡歷撰寫、面試技巧等實戰技能,確保學生“心中有藍圖,手中有利器”。據其透露,學院還通過開學第一課、虛擬職業體驗、原型崗位對話等多元環節,形成“認知—體驗—實踐—反思”的閉環培養路徑。

師生互動
“今年課程在形式、內容、周期及導師團隊等方面都做了重要調整。”重慶能源職業學院副校長繆劍剛表示,調整旨在更好適應就業需求,幫助學生更早、更深刻理解產業與崗位,為人生選擇奠定基礎。“企業導師帶來的不僅是觀念方法論,更有‘一手經驗’,能幫助學生跳出課本,建立對職業世界更立體真實的認知。”
【精細化評估:成長軌跡“可視化”】
除師資與模式創新外,課程精細化評估機制同樣亮眼。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“個人成長檔案”,全程記錄課程參與、項目成果、復盤反思等情況。
“這意味著學習效果不再是模糊感受,而是清晰可見的成長軌跡。”郭銳展示檔案模板時強調,“檔案既能幫助學生回顧進步,又能支持教師個性化指導,本身就是寶貴的生涯管理實踐。”
2025級會計專業張皓對此深表認同:“每次課后復盤都像一次自我對話,看著檔案變厚,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從迷茫到明確目標的過程,獲得感很強。”

課程教具
此次系統性開設《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》課程,重慶能源職業學院以實際行動拓展了職教內涵,打破了“職教即技能培訓”的狹義認知,將“人的全面發展”與“可持續職業能力”培養置于核心位置。這不僅是職業規劃的輔助,更是面向未來核心素養的塑造。該探索回應了新時代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,為構建“就業有能力、升學有優勢、發展有通道”的現代職教體系,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。
















